温度应力计算公式
温度应力的计算公式为σ=W/A(kg/mm²)。该公式用于计算由于温度变化而在混凝土中产生的应力。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中的热应力会导致热裂纹,从而损害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阶段:从混凝土开始浇筑到水泥放热结束,一般为30天左右。
此阶段的特点是水泥释放大量水化热,混凝土弹性模量急剧变化。
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混凝土中会产生内应力。
2、中期:从水泥放热作用结束至混凝土冷却至稳定温度为止。
在此期间,温度应力主要由混凝土的冷却和外界温度的变化引起,叠加在早期残余应力上,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几乎没有变化。
3、后期:混凝土完全冷却后的操作时间。
此阶段的温度应力主要是由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叠加在之前的内应力上。
温度应力产生的原因分为自生应力和约束应力: 1、自生应力:当结构边界无约束或完全静止且内部温度呈非线性分布时,结构内部相互约束而产生的温度应力。
例如,对于大型桥墩,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导致表面产生拉应力,中心产生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边界受外界限制,不能自由变形而产生的应力。
例如箱梁屋面混凝土、护栏混凝土等。
当混凝土干燥时,这种类型的应力通常与收缩应力一起作用。
abaqus中b31有什么应力
根据公式S=a*T*E,S为残余应力,a为热膨胀系数,T为温度变化,E为弹性模量。计算达到该残余应力所需的温差,然后使用 abaqus 中的温度载荷来计算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