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间隙怎么算
冲压模具的毛坯间隙根据模具研究和改进的经验,对尺寸精度和纵断面要求高的冲压件应选择间隙值较小、纵断面较低的零件。
尺寸精度要求。
重点应放在降低冲裁力和提高冲裁模具的寿命上,可采用较大的间隙值。
其值可以使用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软质材料:
材料厚度t<1mm,冲切间隙c=(3%~4%)t
t=1~3mm, c=(5%~8%)t
t=3~5mm, c=(8%~10%)t
实心 材料:
t<1 mm,c=(4%~5%)t
t=1~3mm,c=(6%~8%)t
t=3~8mm, c=(8%~13%)t
由此可见,影响间隙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性能及其厚度。
材料越硬或越厚,间隙值就越大。
工件进给方向有两个或多个工位。
在一次冲压冲程中,两个或多个冲压过程在不同的工位上顺序进行。
它结合了单工序模具和级进模具的特点,采用机器人传送系统在模具内部快速传送产品,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节省材料成本,质量稳定可靠。
扩展信息:
结构零件这些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与工件直接接触。
完成模具制作过程。
此工艺对模具的功能起到保证作用或改善作用,包括导轨、紧固件、标准件等零件。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模具都必须有这六个零件,尤其是单工序模具,但工作零件和必要的固定零件是需要的。
高速铣削主轴转速通常为15,000 rpm~40,000 rpm,最高可达100,000 rpm。
切削钢材时,切削速度约为400 m/min,比传统铣削快5-10倍加工时,加工模具型腔时,其效率相比传统加工方法(传统铣削、放电加工等)提高4倍; 最多 5 次。
磨削和抛光因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表面粗糙度低而广泛应用于精密模具加工。
精密模具的生产广泛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数控成型磨床、数控光学曲线磨床、连续轨迹数控坐标磨床、自动抛光机等。
链接来源:百度百科-冲压模具
链接来源:百度百科-存根
冲压模具间隙怎么算
1、对于尺寸精度高、截面垂直度要求高的零件,冲压模具的冲裁间隙应选择较小的间隙值,以满足高精度要求。对于截面固定和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冲压件,重点应放在降低冲裁力和提高冲压模具寿命上,可采用较大的间隙值。
2、间隙值的计算可参考经验公式:对于软质材料,当材料厚度t小于1mm时,冲头间隙值c在(3%~4%)t之间,对应的间隙值为1~3mm; 当t在1~5mm之间时,c取值在(5%~8%)t之间,对应的间隙值为3~5mm,当t大于5mm时,该值; c介于(8%~10%)t之间。
对于硬质材料,当t小于1mm时,c值在(4%~5%)t之间,对应间隙值为1~3mm,当t在1~8mm之间时,c值在(6%)t之间~8%)t,t大于8mm时对应间隙值为3~8mm,c值在(8%~13%)t之间; 3、影响间隙值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的性质和材料的厚度。
当材料较硬或较厚时,间隙值较大。
4、冲压模具根据冲压过程中工件的送料方向是否有多个工位,可分为单工序模具和级进模具。
单工序模具仅在一个工位完成一次冲压工序,而级进模则在一次冲压行程中在不同工位完成两次或多次冲压工序。
5、结构件不直接参与工艺的完成,与毛坯无直接接触,但起到保证模具工艺完成或提高模具功能的作用。
零件包括导向件、紧固件、标准件及其他零件。
6、高速铣削技术,主轴转速高,切削速度从15000r/min到40000r/min,最高可达100000r/min。
切削硬质材料时,切削速度约为400m/min,远高于传统铣削。
7、磨削和抛光广泛应用于精密模具加工,其特点是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表面粗糙度低。
在精密模具制造中,广泛采用数控成形磨床、数控光学曲线磨床、数控连续轨迹坐标磨床、自动抛光机等先进设备和技术。
冲压模具各个零件/模具标准件的配合间隙。
冲头与凹模防冲板之间的适当间隙为零间隙或压配合,冲头与卸料板之间的适当间隙为动配合。配合间隙根据凸模之间的冲裁间隙确定,一般情况下,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配合间隙应小于或等于凸模与凹模之间的冲裁间隙。
如无特殊要求,冲孔间隙可为材料厚度的8%。